第五十三章 暗度陈仓_康熙四十年
笔趣阁 > 康熙四十年 > 第五十三章 暗度陈仓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五十三章 暗度陈仓

  到了陈廷敬这把岁数,倒也不太忌讳嘴上提着什么生死。

  见胤禵非常爽快的给出保证,心情愉悦道:“那老夫就把这事儿托付给十四爷了。”

  简单一句,也没有提什么交易内容。

  和聪明人打交道就是有这点好处,很多时候不用明说大家都心里有数。

  只要能相互满足对方的要求,交易很容易就达成了。

  至于要付出的代价,那都不是事儿,越是不提银子,这代价可能就越贵。

  说完之后,陈廷敬拉住胤禵的袖子,小声说道:“听说你还想让皇上改变主意,把这些流民安置在京畿地区?”

  胤禵歪了下头,看着跟自己咬耳朵的老狐狸,露出了略带诧异的表情,说道:“行啊,你这老头连这个都知道了,说说是谁告诉你的。”

  陈廷敬有点理所应当的说道:“现在这朝堂就跟破房子似的,四面漏风,混到老夫这个位子,还能有什么秘密。”

  “说说你到底怎么想的,今天在早朝的时候,怎么没听你提起?”

  胤禵的目的还是比较简单的,现有的土地已经不能承载这么多的人口生存。

  如果不能想办法解决农业生产的问题,就要另辟蹊径先解决生存的问题。

  想要解决这些问题,在分析可行性的时候,就要首先分析成本、效率等一系列的条件。

  这只是想做成一件事情的,最基本的分析方法,倒推法。

  最后得出的结论,只有一个,那就是让多出来的农民脱离土地,聚集到大的城市周边。

  通过大城市的规模效应,降低单位人口的托底成本。

  其实这也是为什么要推进城市化的一条底层逻辑。

  不是说大部分人口分散在农村没有可能提供比较好的公共服务产品,只是人口不能形成集聚效应,单位成本会很高。

  同样水平的服务,在人口密集的城市辐射一万人可能需要一个单位的成本,换成农村的一万人,可能就需要五个单位,甚至十个单位的成本。

  就拿这次的粮食问题来举例,在京城赈济五十万灾民的损耗,肯定明显低于分散在华北大地上赈济五十万灾民的损耗。

  胤禵非常清楚这件事情想要达到比较好的结果,只能采取这种方案,即使康熙和朝中的宗亲贵胄都反对。

  更何况,这里面还包含许多胤禵出于个人思想上的私心。

  一边往外走,胤禵一边答道:“自古以来王朝更替,历来国祚从未有过夏商周者。兴,百姓苦;亡,百姓苦。”

  “你老头虽然没有当过地方官,但是也多次出外,应当知道这百姓生计之艰难,我这样做,不过是想要先保下一条活路罢了。”

  陈廷敬明显没有想到是这个答案,微微一愣,目光也柔和很多。

  顿了一下,道:“没想到十四爷年岁不大,未曾尝过百姓之苦,却怀有仁爱之心,十分难得。”

  胤禵摆了摆手,道:“你也不用这么夸赞,我只是不想大多数人过得太辛苦,同时也不愿意小部分人不太把别人当人。”

  在人之上视人为人,在人之下视己为人。

  这句话无时无刻不在惊醒着自己。陈廷敬觉得今天受到的冲击有点多,这和自己上次见到的胤禵,几乎就是两个人。

  不过还是带着一点假装的疑虑,追问道:“那十四爷今天,为什么没有直接告诉皇上,下旨办这件事不是更容易些吗?”

  胤禵停下脚步,瞥了这只老狐狸一眼,道:“有些事情说得做不得,有些事情做得说不得。这么简单的道理,我不相信你不明白。”

 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,无论是迁移大量人口到京畿地区,还是安排大量人口脱离农业生产,这些都是非常敏感的事情。

  一旦公开提起,必然会导致大量京官和地方官的坚决反对。

  不如先,悄悄的进村,打枪的不要。

  通过陆续开工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,先把人留下来。

  时间一长,大家就慢慢习惯了。

  只要能够长期保证工作以及食物的供给,就能推动城市不断发展。

  这同样是城市化的另一大作用,就是在工业化和现代化过程中,制造业企业也好,服务业也好,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。

  而生存的压力和收入的差距,直接使得大量农民脱离土地,进入第二第三产业。

  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资源付出,实现了快速的工业化和现代化。

  但是这种短时间内的跨越式发展,也带来了比较严重的环境和社会问题。

  环境问题自然十分明了,但是社会问题确实隐形的。

  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与迭代,无论是制造业还是服务业,对于劳动力的需求早已经开始发生重大变化。

  从劳动密集型,转向技术密集型,迅速淘汰了大量劳动力。

  当然,现在胤禵还不太需要面临这个问题,反而可能更需要担心劳动力不足的状况。

  陈廷敬这时候也故作恍然大悟的模样,道:“十四爷果然英明果断,这事情安排的确实比较妥当。”

  “以后如果有什么需要老夫出力的地方,尽管开口。”

  “能办到的,老夫一定不会推辞。”

  胤禵看着这只老狐狸一脸认真的模样,就知道他所言非虚。

  当下就准备给他的机会,说道:“正好我手里还有门生意,需要和你们山西商人谈一谈,不知是否方便引荐一下?”

  见着胤禵立刻就打蛇随棍上,陈廷敬有点怀疑,问道:“你还有什么生意,和山西的那帮老抠有什么好谈的?”

  胤禵听着这说法,瞬间觉得有点莫名其妙,又有点好笑。

  莫名其妙在于,只是找不到认识的人,正好这个老狐狸又出身山西,肯定是有联系的。

  只是简单搭个桥,认识一下而已,又没啥其他的想法,有什么好怀疑的。

  好笑在于,看着这老狐狸,一脸正气的骂山西人老抠,完全忘记了自己也是个山西人的模样,确实有点正义过头。

  有点小丑竟是我自己的感觉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do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do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